睡眠呼吸中止症讓你越睡越累?解析失眠根源與最新非藥物治療

 

tang zai chuang shang de bing nu ren zhong deng she ji

一、睡眠呼吸中止症讓你越睡越累?醫師提醒:真正的失眠元兇可能在「呼吸」

「每天都很累,但又睡不著。」這句話,是許多 40 歲以上上班族的日常。
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,全台超過 200 萬人長期失眠,每 5 人就有 1 人深受其擾。
然而,有相當比例的「失眠患者」,其實真正的問題並不在大腦,而是出在睡眠呼吸中止症(Sleep Apnea)。

打呼≠單純疲勞 男性罹病風險高達女性9倍

台大睡眠中心許巍鐘醫師指出,台灣 40 歲以上男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是女性的 9 倍。這是因為男性上呼吸道結構較窄、體重增加後脂肪堆積於頸部,使氣道在熟睡時塌陷。許多男性長期「打呼像雷」,卻不自覺夜間呼吸暫停、血氧下降。

長期缺氧會導致交感神經長期緊繃,使血壓、血糖、發炎指數上升。研究顯示,睡眠呼吸中止症會讓死亡風險提升 2.5 倍,也可能加速腦部退化、引發記憶力下降甚至失智。

二、女性也不能掉以輕心:不打呼也可能是「共眠煞 COMISA」

亞東醫院洪偉誠醫師指出,許多女性患者長期失眠、記憶力下降,以為只是壓力太大,其實背後是「共眠煞(COMISA)」—同時存在失眠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隱性共病。這些患者夜間雖不打呼,卻反覆發生呼吸暫停與血氧下降。

共眠煞患者的典型特徵包括:

  • 長期入睡困難或半夜易醒
  • 白天頭暈、疲倦、注意力不集中
  • 情緒低落、焦慮、代謝變差

這群人若僅使用助眠藥物,往往治標不治本。唯有針對呼吸與神經功能同時治療,才能真正恢復熟睡。

三、為什麼呼吸問題會引發「失眠」?

呼吸暫停讓大腦在夜裡一次次被迫「驚醒」來恢復呼吸,造成睡眠斷斷續續、品質不佳。看似睡滿 8 小時,其實大腦從未真正進入修復狀態。

這會造成:

  • 深層睡眠比例下降,細胞修復力減弱
  • 腦部毒素清除效率降低,β 澱粉蛋白與 Tau 蛋白累積
  • 自律神經長期亢奮,造成焦慮、暴躁、失眠惡化

換句話說,「呼吸不順時,大腦和身體都無法真正進入深層睡眠,徹底修復與休息。」

四、如何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引發的失眠?

1️⃣ 醫療評估與睡眠檢測

第一步是接受專業的初診評估,透過居家睡眠檢測儀(BestShape AI),偵測夜間呼吸節奏、血氧變化與腦波活動,評估是否存在呼吸中斷或深層睡眠不足的情形。

2️⃣ 自律神經功能檢測

透過 心率變異分析(HRV),評估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活性與平衡,壓力指數 、睡眠品質 、疲勞程度、神經活性,幫助及早掌握健康狀況,發現潛在風險。

3️⃣ MitoS 複合式治療:從呼吸到神經的全方位重啟

霍普金斯診所團隊針對「呼吸障礙型失眠」與「深層睡眠不足」患者,設計結合神經調節與循環修復的MitoS 睡眠修復療程,以非藥物、零侵入的方式,全面重啟大腦與身體的修復節奏。

🧠 Deep TMS 深層腦磁刺激

透過磁脈衝刺激腦中掌管睡眠與情緒的區域(特別是前額葉與下丘腦),可有效調整自律神經節奏,降低夜間覺醒頻率,讓大腦重新啟動深層修復模式。

❤️ EECP 體外反搏循環療法

利用週期性加壓氣囊促進血流回心、提升腦部與心臟供氧,特別適合長期缺氧或心血管負擔者。改善夜間血氧波動,穩定自律神經,讓身體「能安心睡」。

😴 止鼾雷射(NightLaser)

針對氣道鬆弛、軟顎塌陷的患者,止鼾雷射可在無創情況下收緊黏膜組織,提升氣道開口面積,減少打呼與呼吸暫停頻率,睡眠更深、更安靜。

MitoS複合式治療 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

五、睡眠時間≠睡眠品質:你該檢查的不是鬧鐘,而是呼吸

根據國際研究顯示,不論睡太多或太少都會增加死亡風險。真正的關鍵在於「睡眠品質」——也就是夜間是否順暢呼吸、腦部是否獲得修復。

台灣許多長期失眠、健身效果不佳、白天疲倦的族群,其實背後都藏著睡眠呼吸中止症。若長期服藥仍沒改善,就該檢查呼吸是否「卡住」。

六、 找回「真正睡著」的夜晚

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是打呼問題,而是全身代謝、神經與循環的失衡。若你常半夜驚醒、白天頭昏、運動後恢復慢,請別再忍耐。

💡 在台北信義區的 霍普金斯診所 Hopkins Clinic,我們結合醫學睡眠檢測與 MitoS 複合式治療深層修復系統(Deep TMS × EECP × 止鼾雷射),協助重建神經節律、恢復呼吸通暢,讓身體從「無法入睡」變成「自然熟睡」。

👉 立即預約睡眠檢測或 MitoS 複合式治療
讓你的夜晚不再掙扎,讓每一次入睡都成為身體與心靈的真正修復。

更多文章

返回頂端